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报道
落实“2345” ︱ 见贤思齐:学身边榜样 提服务质量
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08 10:27:00 打印 字号: | |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敬楷模 找差距 献力量


导语

黄佶喆同志是建阳法院的一面旗帜,为贯彻落实南平中院党组高质量跃升发展(“2345”)工作思路,强化典型引领,进一步巩固实践传承弘扬,以身边典型涵养人心,凝聚共识,引领广大干警争先创优,建阳法院在讲好“我眼中的黄佶喆”的基础上,开设“见贤思齐”系列报道,聚焦各部门学习点滴,见贤思齐、奋勇争先!

勤勉敬业,忠诚为民   

黄佶喆待人亲和,对待当事人十分有耐心,总能很好地倾听当事人的诉说,这种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及信念常常感化了身边的同事。立案庭(诉讼服务中心)是当事人来到法院接触到的第一个办案部门,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窗口,每天要接待许多当事人,如果窗口工作人员情绪不稳定,不够有耐心,很容易与当事人发生争吵。“学习黄佶喆的先进事迹后,立案窗口工作状态有了明显提升,大家工作时更加沉稳,接待当事人也更有耐心、用心。”立案庭庭长谢桂玉的言语之间,满是感慨。

今年以来,立案庭健全了12368热线与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,形成了立案前12368诉讼咨询—诉讼引导—立案受理—材料流转—费用缴纳—立案查询的“线上+线下”一站式诉讼服务。6月,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“绿色通道”,上述特殊群体当事人均可通过“12368”热线或办公电话预约上门立案服务。截至目前,该热线平均等待时间均在10秒之内,服务满意度评价100%。

对标先进  奋进力量

诚学精研,真抓实干

黄佶喆同志不喊苦、不喊累,诚学精研、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,也深深影响着立案庭。随着“市区一体”发展的背景下,进入建阳法院的争诉纠纷也越来越多,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,符不符合立案条件,是窗口工作人员时常遇到的问题。

如今,在遇到复杂疑难的案件,在面对能否立案没有头绪时,收案干警会更加清楚地及时将案由拿给庭长研究讨论,大家一起翻阅书籍、查看法条、研究对策。

8月初,立案庭(诉讼服务中心)收到大批涉金融纠纷案件,白天要接待其他案件当事人,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处理金融案件,立案庭干警就利用下班时间,主动加班。大家都说,和黄庭长相比,她们偶尔加班不算什么。从前总是抱怨工作量大,不愿意加班,可没成想当大家主动加班,圆满完成任务时,大家的抱怨少了、担当多了、凝聚力更强了。

比学赶超 提质进位

勤奋笃学,锐意进取

黄佶喆善于思考,敢于创新,在刑事审判中大胆探索新做法,给庭室年轻人树立了榜样。今年以来,立案庭(诉讼服务中心)持续深化优化诉源治理,围绕一站式建设,在诉前的“诉”字与速度的“速”字上下功夫,1—8月,建阳法院诉讼服务质效“2.0版”在全省法院位列前茅。同时,不断深化推进绝大多数诉讼事项就近能办、同城通办、异地可办的一站式诉讼服务。

学有榜样  做有标杆

建阳法院将继续以“便民、利民”为宗旨,推动“移动微法院”、在线纠纷解决平台等广泛运用,继续开展上门立案服务,努力推行更多便民举措,为当事人提供取证、保全、执行等更多一站式功能,推动诉讼服务更加便民。




 
责任编辑:建阳法院信息员